归化重提!
在轻松赢得洲杯正赛后,中国男篮的队员们于22日凌晨抵达关岛,为即将到来的亚洲杯预选赛做着最后的准备。他们将于明天下午的比赛中和关岛男篮展开较量,挑战自己的实力。同时,中国篮协的领导们并未满足于目前的成就,他们在研究并优化归化球员政策,以更好地建设国家队。
在最近的比赛中,中国男篮以大比分战胜日本男篮,这一胜利让众多球迷看到了中国男篮崛起的希望,也让他们看到了冲击奥运会的可能性。然而,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与全主力日本男篮以及亚洲一流强队的较量仍然充满挑战。因此,为了提升整体实力,归化球员的问题再次被提上日程。
据相关报道,篮协在俱乐部杯赛期间已经与部分球队负责人就归化球员的相关事宜进行了非正式的沟通。知名媒体人杨毅在节目中透露,有些俱乐部已经接到了篮协的征询意见,如果由俱乐部运作归化球员,在联赛中可以将其当作本土球员使用。这一政策的实施细节仍在等待进一步的通知。
此前,为了备战2023年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归化了NBA球员李凯尔。姚明作为当时的中国篮协主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归化球员需要满足两个硬性指标:有血缘关系和文化认同。李凯尔的归化正是在这样的标准下顺利完成的,他也迅速融入国家队,为国出战。
然而,考虑到李凯尔需要继续在NBA征战,无法与中国男篮进行系统合练,以及一系列其他客观因素,这次的归化只能算作一次“勇敢尝试”,为今后的归化工作铺平了道路。如今,面对再次的归化问题,中国篮协需要更加审慎地考虑。但可以肯定的是,若想让中国男篮重返奥运舞台,归化球员或许已成为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早先,中国篮协曾提出CBA各俱乐部都引入一名归化球员的构思。正式与俱乐部的沟通则是在2024年休赛期进行的。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有意归化外援大卫·詹姆斯,但此后便没有了更多消息。归化的费用以及入籍手续的繁琐是各俱乐部考虑的主要问题。
据相关人士透露,不少俱乐部表示愿意通过归化球员来支持国家队,但希望篮协能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补贴来提升俱乐部的积极性。篮协则希望效仿日本的B联赛,从2026-27赛季开始,每支球队可以注册更多的外援和归化球员,并放宽他们的出场时间限制。
对于各支球队而言,“各队拥有一名归化球员”的政策能保证比赛的公平性。拥有归化球员并能提升联赛成绩的球队自然会获益,而没有归化的球队则可能会处于劣势。对于国家队来说也是如此,在“归化成风”的国际赛场,没有归化球员的中国男篮可能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中国篮协需要在考虑各方因素后,制定出最适合的归化球员政策,以帮助国家队在国际赛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